安徽省“十三五”工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划

2017/2/21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全面推进“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关键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行动计划》,明确“十三五”期间工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强省战略目标,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工业技术创新成就

“十二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技术创新工作,围绕工业强省和创新驱动战略目标,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政策环境不断完善。“十二五”时期,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转型发展为目标,以创新平台、人才团队、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享等为重点,形成了自主创新全链条、互相联动的政策体系。各市县也相应制定了配套政策,安排财政资金大力支持企业创新工作。现已初步形成了省市县联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二)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2015年,全省各类研发主体建立研发机构4817个,其中:企业建立研发机构4224个,占全社会的比重达到87.7%,已成为我省研发机构建设的主体。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931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4家,由2010年的全国第10位、中部第3位上升至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拥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858家,培育创建6户省级行业技术中心。

(三)技术创新成果显著。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322.1亿元,是2010年的3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5.4%。实现新产品产值6248.3亿元,是2010年的3.1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5.8%。2015年,全省共申请发明专利68314件,同比增长36.7%,居全国第5位,中部第2位。全省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1180件,增长115.7%,突破1万件大关,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6075件,居全国第8位。

(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1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5313.8亿元,增长11.8%;实现增加值3680.8亿元,增长11.8%。“十二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年均20.7%的高速增长,增加值实现年均17.8%的快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29%提升到2015年的37.5%。2015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921.5亿元,增长17.6%,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16.4%提高到2015年的22.4%。

(五)质量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得到广泛推广,培育安徽省质量奖企业295家,培育国家质量奖企业3家,全国质量标杆企业7家。94项行业标准获得工信部批准立项。制定了《安徽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认定办法》,共培育认定安徽省自主创新品牌示范企业68家,其中15家企业获工信部“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的称号。实施《安徽工业精品培育行动计划》,100家企业105个产品荣获首届“安徽工业精品”称号。2015年全省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3.1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2.44个百分点,产品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十二五”时期,我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实现显著提升,由2010年全国第13位提升到第9位,中部第2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我省企业在综合创新方面虽然取得显著成绩和进步,但与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差距,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一些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规上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较低,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转化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二、面临的形势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加速发展的新态势。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层面。美国提出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以完善美国制造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制造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创新中心,促进制造业复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通过信息网络与物理生产系统的融合改变当前工业生产与服务模式,提高智能制造水平,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工业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高端供应链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中低端供应链的双重挤压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处在转换期,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只有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行动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创造新供给,创新驱动成为国家核心发展战略。

近年来,我省大力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创新型省份,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开展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我省创新驱动提供了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和大有可为的新空间。技术创新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转方式、促升级的第一动力,是“十三五”期间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以及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总体部署,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技术创新提升工程,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培育一大批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开放型企业,创造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及产品,促进我省向制造大省、强省的跨越。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企业主体与协同创新相结合。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企业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和市场创新等五大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工业转型升级。

2.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遵循技术创新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构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

3.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以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领域,开展重大产业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加大创新投入,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4.坚持抓大与促小相结合。以建立健全技术创新体系为核心,一方面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加强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支持技术创新支撑服务机构建设,大力发展众创、众筹等新模式,提升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推进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5.坚持强质量与创品牌相结合。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引导企业导入卓越绩效模式等先进质量管理办法,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标准化工作,加快企业品牌专业人员培养工作,增强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能力和水平,创建一批拥有国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立更加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全省企业综合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争取位次再向前提升,在中部继续保持领先水平。

1.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显著加强。培育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0家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0%,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1%。

2.企业创新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每年开发省级新产品500个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以上。

3.工业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培育安徽工业精品500项以上,制修订行业技术标准100项以上,培育“追求卓越绩效模式”的省质量奖企业200家以上。

4.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在若干重点领域创建1至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创建20家以上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行业技术中心),培育一批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5.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明显增强。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到0.7件。

 

“十三五”工业技术创新主要目标

指标名称
   

单位
   

2015年
   

2020年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
   

%
   

16.3
   

40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0.85
   

1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931
   

新增500以上

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59
   

新增100以上

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6
   

新增30以上

开发省级新产品
   


   

473
   

新增2000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率
   

%
   

15.7
   

20

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
   

 件
   

0.48
   

0.7

省质量奖企业
   


   

295
   

新增200以上

安徽工业精品
   


   

105
   

新增500以上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企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一是加强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做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和认定工作,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训和考核管理,不断提升建设质量,努力把技术中心建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技术源泉,成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标志性品牌。做好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工作,加强省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和建设,指导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后备力量。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企业级的技术中心建设,为培育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打好基础。总体上从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级四个层面推进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二是培育一大批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继续开展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的培育和认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具有行业带动性的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二)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能力。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完善创新链,推进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和发展,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开展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一是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围绕《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所确定的重点领域,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合肥循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和创建一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汇聚各类创新要素,开展产业共性和关键性技术攻关,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重点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按照国家制定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实施指南》和《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展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培育工作。在若干领域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二是加强工业设计中心建设。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创建工作,调动市县和企业开展工业设计的积极性。规范建设区域性、专业性工业设计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工业设计产业园区,培育壮大工业设计人才队伍,促进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设计成果的孵化产业化。三是推进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加强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服务能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

(三)加强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创新服务能力。按照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原则,推动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开展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工作。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技术基础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一批具备权威性、基础性、公益性、前瞻性的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培育试验检测类和信息服务类平台,为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质量可靠性试验验证、标准验证与检测、计量检测、认证认可关键技术、产业信息、知识产权等基础支撑和公共服务。二是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移中心。搭建与企业沟通合作的桥梁,面向中小企业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力度,帮助中小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三是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等服务平台网络为依托,建立健全省、市、县(区)三级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四是实施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培育一批创客空间,创建一批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向社会提供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创业创新服务。

(四)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设,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围绕企业主体、产学研一体,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科技与经济相融合,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是建设高校科研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相衔接的信息开放平台。继续做好企业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的征集、发布和对接工作,加强产学研用信息交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对接平台。组织开展行业性、专题性和地域性等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用对接活动。重点围绕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集群,组织开展产学研用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需求,促进重点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三是做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培育工作。突出高成长性产业和优势主导产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按照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产业创新联盟的组建工作,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和共性技术瓶颈,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四是引导省级技术中心企业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实施“1+N”计划,省级技术中心企业要与2家以上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权责利关系明晰的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围绕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加强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五)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三品战略,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与竞争力。一是加强品牌培育。以名品、名牌、名家为主攻方向,实施“安徽工业精品行动计划”,打造一批“技术领先、质量上乘、性能优良、用户赞誉、效益显著”的安徽工业精品,提升工业品牌的知名度。深入开展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提升一批产业集群影响力。二是组织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要求,培育安徽省质量奖企业,鼓励企业实践卓越绩效模式,促进企业提高整体绩效和能力。创建一批国家质量标杆企业,支持骨干重点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三是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依托工业和信息化部品牌培育管理办公室、行业协会及高校,加大质量品牌培训工作,在全省工业企业积极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开展质量教育和质量管理工具与统计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的质量品牌经理。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引导企业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鼓励企业注册登记QC小组。指导省质量管理协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普及教育全国统考,开展安徽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等评审工作。五是加强标准化工作。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引导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订修订,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给予扶持和奖励。继续开展标准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

(六)实施重点创新计划,提升产品结构层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高我省工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一是实施重点产业技术攻关计划。瞄准亟需解决的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充分利用我省社会和企业研发资源,重点实施一批对产业技术升级具有牵引作用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突破技术制约,实现重点产业的技术进步。在新型显示领域,重点开展大尺寸液晶面板、偏光片、光学膜、液晶材料、超薄玻璃基板等核心产品研发。在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开展突破国产控制器、图像处理器等高端芯片设计研发。量子通信,重点突破实用化量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和器件的瓶颈。智能语音,重点攻克语音识别、人机口语交互等技术。机器人,组织开展高效减速器、伺服驱动器以及微电机、控制器、传感器等核心部件研发。轨道交通,组织开展高洁净钢生产、车轮减振降噪等关键技术研发。通用航空,组织开展系统集成、航空电子设备、复合材料等关键技术攻关。现代农机,重点突破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保护性耕作机械、精准高效植保装备、智能化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关键技术。数控机床,加快五轴数控系统等核心技术研发。新能源汽车,重点突破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生物医药,重点突破抗体药物、攻克肿瘤精准治疗、抗病毒药物及手性药物等关键技术。二是实施技术创新导向计划。按照《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要求,一方面积极培育发展高端制造业领域,即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农机装备和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电力装备等;另一方面加快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即: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食品加工产业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围绕产业发展的重点,累计实施5000项以上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引导企业按照“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原则,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项目的投资力度,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升级,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推进两化融合创新,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产品开发,创造新供给新服务,引领新需求。三是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旨在提高企业和产业创新能力为重点的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研发条件及工业化试验装置,提升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能力和水平,加速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按照省政府《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深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动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实施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工程。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强企战略,运用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创新水平、技术装备、品牌影响、规模效益等提档升级。开展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示范企业的培育和认定,树立一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标杆企业。协同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创建。继续做好省发明专利百强企业发布表彰工作。二是开展自主知识产权新产品培育工作。把专利作为省级新产品认定的必要条件,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中高端产品的开发,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水平和产业化能力,增强企业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三是切实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按照国家和省里的统一部署,配合执法部门共同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商品的各项工作,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知识产权创造的积极性,为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五、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筹协同机制。努力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推动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协同机制,加强与教育、科技、财政等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级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协会、科技界等在推动工业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宣贯和落实力度,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创新文化,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深化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区域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破解体制机制深层次矛盾,以普惠政策为主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扶持力度,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同时要加强制定配套政策,对企业新产品开发、企业创新平台、工业质量品牌及标准提升等给予政策支持,以调动当地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业创新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三)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运用财政资金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及新产品开发。鼓励地方财政、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投入企业技术研发以及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

(四)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树立人才是核心竞争力的观念,充分释放人才潜能,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各类人才素质。实施重大人才工程,打造一批“皖军巧匠”,培养、集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能工巧匠队伍,增强对工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政策机制。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人才表彰和奖励力度,加大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方面的奖励力度,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股权和期权激励,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