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23
近年来,六安市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围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振兴战略,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十二五”期间,六安市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5.4%,2016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5亿元,同比增长15%,居全省第3位。
一、高位推进技改升级工程
六安市政府连续八年将技术改造列为工业发展1号工程,相继启动了技术改造年、技改项目观摩周、技改投资推介会、市领导联系重点技改项目、暖企行动等专题活动,营造了重技改、增内涵、促升级的发展氛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技改覆盖率超过70%,“十三五”期间将实现3个“100%”,即规模工业企业技改升级覆盖率达到100%,老旧设备改造率达到100%,重点企业应用行业先进技术装备率达到100%。为推动全市技改项目完工率和达产率,六安市建立了技改项目工作服务组,建立技术改造重点项目库,实行分级、按月调度,市长定期不定期召开技改项目现场办公会,按照四督四保工作要求,利用“三查三单”机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成立专项推进组,全程跟踪服务,如华电六安电厂2×600MW高效发电改造工程、应流航空产业园、华润双百万吨啤酒/水饮品项目、首矿大昌300万吨钢项目、金寨先进光伏基地建设工程等。2016年,该市四大班子领导深入企业调研200余次,分别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会150余次,帮助协调解决各类问题846项。
二、实施技术改造“1+5”工程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抢抓制造强省战略机遇,六安市统筹推进技术改造“1+5”工程,即大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配套推进高端智能制造机器换人行动,对标诊断行动,两化融合贯标行动,技术创新行动,技改人才队伍培育行动5个子工程。一是高端智能制造及机器换人行动。利用五年时间,围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通过机器换人、智能改造,分行业每年推动1-2家骨干企业实施智能制造专项,采用“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资金扶持”的方式,打造数字化生产线、数字车间、智能工厂,争创国家、省示范项目。二是对标诊断行动。对照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技术改造产品及技术导向等文件,邀请行业专家对工业企业开展技术、设备、工艺、产品等对标诊断,科学、客观提出技改方向和建议。出台了《六安市技术改造示范项目认定办法(暂行)》,每年评选出10个技改示范项目,每个奖励50万元。三是两化融合贯标行动。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活动,印发了《六安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引导企业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首次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评定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目前该市已建成2家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23家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29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25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智慧企业1200多家。四是技术创新行动。从源头激发企业技改活力、增强技改能力,帮助企业组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出台了《六安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对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分别奖励100万元、10万元、5万元,成功研发安徽省新产品的每个奖励10万元。目前,该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累计认定安徽省新产品89项、安徽工业精品11项,应流集团核电高温合金铸件及涡轴发动机、博微长安低空雷达、星瑞齿轮高档变速箱等“六安制造”享誉国内外。五是技改人才队伍培育行动。通过政府培训、行业培训、协会培训、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育经理人、项目管理、技术骨干、技工能手等技改专业队伍。印发了《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六安市柔性引进市外人才暂行办法》、《六安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培育加引进相结合,打造高水平人才梯队。
三、“技术改造+退城进园+处置僵尸企业”系统工作法
将技术改造与退城进园、处置僵尸企业相结合,推动工业企业在淘汰落后、盘活存量资产及退城进园中完成改造提升。全市28家退城进园企业全部达成技术升级意向,目前已有6个亿元项目在推进,在“一退一进”中实现了转型升级。该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引领新常态、技改唱主角——关于六安市技术改造的专题调研》和企业“增产、稳产、减产、停产、破产”五产调查,初步提出了僵尸企业的界定标准和处置办法,采取股份合作一批、租赁承包一批、收回储备一批、破产重组一批、整体出让一批的“五个一批”工作法,帮助困难企业盘活存量,注入新活力,成功盘活企业300多家,清理闲置资产40多亿、闲置土地1.2万亩。
四、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要素环境
一是简政放权,降低技改门槛。对单纯设备更新改造,不涉及环保、土地、节能、安全、招投标、外汇管理等综合平衡条件的鼓励类技改项目,取消立项审批。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不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技改项目,明文下放审批权限,一律由县级主管部门备案;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技改项目立项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效率提高了80%。
二是推进平台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将技术改造投资纳入县区政府考核、先进开发区考核,推动技术改造要素向园区集中、向中高端迈进,打造技改承接平台。相继出台了《六安市绿色示范工业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六安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推动一批传统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建设绿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先进技术发展基地,霍山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战新园区纳入省级战新基地,金寨先进光伏制造纳入省级重大试验工程,叶集经济开发区荣获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单位,全市省级产业集群专业镇发展到20个、居全省第1位。
三是加大财政扶持,撬动技改投入。出台了《六安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6年共计向425户企业发放财政补贴1.2亿元,近三年累计补贴3.9亿元。积极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扶持,2016年累计争取国家专项基金2.86亿元,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3155万元,惠及44家企业,拉动社会投资47亿元。
卧涛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ICP备13016955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