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市各地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申报补贴条件及方向、时间、流程归集

2024/9/13

2025年成都市各地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申报补贴条件及方向、时间、流程等内容整理如下,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经开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郭都区、新律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会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2025年成都市各地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申报补贴条件及方向、时间、流程等内容整理如下,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经开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郭都区、新律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简阳市、会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指导!

  免费指导电话:15855199550/19855109130(可加v)

  卧涛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辅导规划。

  一、成都市各地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申报研究专题及方向

  (一)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专题。

  方向1:成都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如何在“十五五”期间科学规划科技创新资源布局、统筹协调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集聚更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经费投入、建设用地、政策支持、人才服务等保障措施,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

  方向2:成都如何坚持“四个面向”,协调对接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央地协同机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更多成都原创成果。

  方向3:成都如何加强有组织的基础研究,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健全与基础研究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

  方向4:成都如何发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极核作用,推动成渝科技创新资源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共促、政策共通、成果共享,加快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二)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专题。

  方向5:如何发挥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创新策源功能,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立新型管理体制,围绕重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技术创新基地和应用转化基地,与重点产业链结对开展“研发+制造”“终端+配套”合作,推动重大科研项目“沿途下蛋”“沿途孵化”。

  方向6:成都如何深化校院企地合作,建立完善科研活动和科技成果管理、对接、交易、激励等机制,探索建立科研类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制度,促进科研资源与产业链企业对接合作,推动科研活动与成都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匹配契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方向7:成都如何深化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展壮大成都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成果交易平台和转化服务机构,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三)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

  方向8:成都如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紧密结合本地发展阶段、功能定位、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善推动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快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

  方向9:成都如何优化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政策措施,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方向10:围绕成都加快建设重点产业生态圈、补齐建强创新生态链、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展创新资源图谱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分析、知识产权和专利导航、新赛道新技术新场景跟踪研究。

  (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专题。

  方向11:如何结合成都实际,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贯通,加快突破制约教育、科技和人才发展的制度障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方向12:围绕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多元投入开放使用、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科技计划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国资国企创新绩效评价考核、科技监督和科技伦理治理等具体改革任务的调研和建议。

  方向13:成都如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人才交流通道,培养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全国创新人才高地。

  方向14:成都如何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如何加强对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如何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鼓励科技保险创新发展。

  二、成都市各地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申报补贴方式

  对获得立项的软科学研究项目每个支持经费5万元。项目执行期6个月(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项目承担单位须在2025年5月20日前提交研究报告初稿,修改完善后于2025年6月30日前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并提交验收。

  三、成都市各地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申报要求

  (一)申报单位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在成都市行政区划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不受理公民个人名义申报软科学研究项目。

  2. 具备较好的软科学研究工作基础,具有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和完成的条件。

  3. 围绕申报项目组建相应的项目组,有明确的项目负责人和2名以上固定成员。鼓励项目组成员由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实际工作者、决策管理人员组成。

  4. 无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其他限制申报的情况。

  5. 同一申报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同一项目组)在同一专题限申报1个项目,已立项项目不得重复申报。

  (二)项目组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项目负责人应当具有一年以上与申报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具有组织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参与项目研究全过程,担任实质性的研究与组织协调工作。

  2. 项目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软科学研究项目,且申报时无未结题项目。

  3. 项目负责人申报的同一软科学研究题目在三年内未获得市级财政资金支持。

  4. 项目负责人应为项目申报单位在职人员。

  5. 项目组成员无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其他限制申报的情况。

  (三)其它要求

  研究成果要按照“小切口、大纵深、可实施”原则,广泛采取实地调研、案例剖析、数据分析、模型分析等方法,提出论据充分、逻辑完整、路径清晰的决策建议。经评审入选优秀研究成果的,对承担单位新申报的软科学研究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支持。对有继续深化研究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可在下一年度给予接续支持。

  四、成都市各地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申报材料

  1. 成都市科技项目申报书(软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

  2. 附件材料:

  (1)高校毕业生科研助理岗位聘用协议、劳动合同书或三方就业协议书(如聘用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超过3 人,则需全部提供;如超过3人,则自主选择上传3份)(必须提供);

  (2)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据实提供)。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需要咨询商标、专利、软著知识产权、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两化融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建设、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推广、SEO优化等更多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1585519955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

  

  

相关信息